服務熱線
18221656311
日期:2025-05-12瀏覽:43次
一、凍存原理:對抗低溫損傷的三大機制?
1. ?冷凍保護劑:細胞的“生命盾-牌"?
作用機理?
DMSO(二甲基亞砜)或甘油作為滲透性保護劑,穿透細胞膜后:
降低細胞內水分冰點,抑制冰晶形成
與水分子形成氫鍵,延緩結晶速率
穩定膜脂質結構,防止低溫破裂
濃度選擇?
常規使用5%-10%濃度,高濃度(如20%)可能引發毒性,需平衡保護效果與細胞損傷。
2. ?程序降溫:精準控制冰晶生長?
相變危險區?(-15℃至-60℃):此階段冰晶最易形成,需以?1℃/min?速率緩慢降溫,避免大冰晶刺穿細胞器。
玻璃化冷凍?:超快速降溫(>1000℃/min)使細胞內外形成無定形玻璃態,需搭配高濃度保護劑(如30% DMSO+蔗糖)。
3. ?低溫儲存:代謝暫停的關鍵?
-80℃?:短期保存(6-12個月),細胞內仍存微量代謝活動。
液氮(-196℃)?:長期保存(數十年),細胞進入完-全休眠狀態。
二、標準化操作流程(附避坑指南)?
實驗前準備?
材料清單?
凍存液(基礎培養基+20%血清+10% DMSO)
程序降溫盒(或異丙醇梯度盒)
凍存管(標記耐低溫標簽)
離心機、倒置顯微鏡
細胞預處理?
凍存前24小時換液,確保細胞處于?對數生長期?(貼壁細胞融合度80%-90%)
支原體檢測陰性(避免污染整個細胞庫)
(1) 細胞消化與收集?
棄培養基,PBS輕柔沖洗2次(去除血清抑制酶活性)
加入0.25%胰酶(含EDTA)消化,37℃孵育?2-5分鐘?(鏡下觀察細胞間隙擴大后立即終止)
加入含血清培養基中和酶,吹打成單細胞懸液
離心條件?:1000rpm × 5分鐘,去上清(殘留胰酶會損傷細胞)
(2)凍存液配制?
黃金配比?:70%基礎培養基 + 20%血清 + 10% DMSO
避坑要點?:
DMSO需預冷至4℃,現配現用(防止降解產生毒性)
采用?梯度混合法?:先混合培養基與血清,逐滴加入DMSO,避免滲透壓劇烈變化
(3)分裝與標記?
細胞密度?:貼壁細胞1×10? ~ 5×10?/mL,懸浮細胞加倍
分裝量?:1-1.5mL/管,預留1/4空間防凍裂
標識規范?:
細胞名稱、代次、凍存日期(如Hela-p53+/+_P15_20231001)
使用耐低溫記號筆或激光雕刻(普通標簽易脫落)
(4)程序降溫?
常規程序?:
① 4℃預冷15分鐘
② 程序降溫盒轉移至-80℃冰箱過夜(降溫速率約1℃/min)
③ 24小時內移入液氮氣相(-150℃至-196℃)
無程序盒替代方案?:
將凍存管包裹棉花,置于泡沫盒中-80℃過夜,但存活率可能下降10%-20%
三、凍存成敗的5大關鍵指標?
四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?
復蘇后細胞大量死亡?
可能原因:DMSO毒性(暴露超30分鐘)、降溫速率不當
對策:解凍后立即離心換液,檢查程序盒降溫曲線
凍存管破裂?
預防:分裝量不超過凍存管容積3/4,使用厚壁凍存管
液氮罐污染?
處理:每月用10%過氧乙酸熏蒸罐體,凍存管密封前酒精擦拭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細胞分離液的相關介紹